「破億」的曝光次數!靠此濾鏡,IG 帳號在一個月內,從不到 200 人成長到 10,000 人!



這是我們(Woolito Studio)原創的濾鏡,起源就是想到讓孤單寂寞的人們,可以簡單的找到一個伴 ….. 。除了商業廣告設計以外,我們也一直嘗試各種不同的原創作品,Spark AR 就是我們創作的工具之一。這次整理了一下,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創作以及宣傳心得。
假情人濾鏡設計

二、製作過程遇到的問題
這個濾鏡看起來好像只是蓋了一個人在上面,但其實製作的期間,我們花很多心思在揣摩人親嘴是怎樣的動態,露出臉要多少、平均距離要抓多少、使用者左右轉頭,或者左右搖頭時該怎麼讓 3D 模型跟隨得流暢不會跑掉 (「轉頭」跟「搖頭」是不同的),甚至「女模」親起來會比較矮一點,「男模」親起來會比較高一點,這些種種的細節,我們很努力地設計與測試,以下整理幾個要點!
◉ 容量限制
檔案太大就無法上傳,本來的設定有一個假手放在臉上,只好捨棄。
◉ 模型大小比例與想像中比例差很多
因為一開始將模型放入濾鏡裡有親起來太假的問題,原因是模型與實際的頭型差很多,因此我們稍微把男女身高以及大小做調整,才有現在的效果。
◉ 若是一般人體模型無法隨著使用者的頭擺動
我們剛好找到有綁骨架的免費3D素材,綁了骨架的素材可以隨著使用者的頭做擺動,產生一種在跟使用者互動親吻的效果。
我們利用的是以下的素材,想看看自己到底親了誰嗎?
女生素材、男生素材
三、審核的賭注
原本是擔心因為遮住臉太多,而無法成功審核,但抱持著衝衝看的心情,還好有過審核,想必審查的人應該也感到有點寂寞……
濾鏡宣傳計畫
一、目的與目標
(一)宣傳並希望大家可以體驗濾鏡。
(二)藉由濾鏡提升 Woolito IG 的追蹤數。
二、時間安排
我們大約是提前一個月開始規劃,在情人節前一周開始執行與宣傳。
我們在 2020/1/24 號時就先小小嘗試性的在社團「社群濾鏡交流 social media ar community」PO 出 第一篇分享,開始有第一波曝光,並且開始病毒式的自主擴散。接下來我們持續依照原定計畫,開始了情人節的宣傳!
三、宣傳計畫
這次剛好濾鏡與情人節相關,所以我們搭上情人節的順風車,以情人節主題,進行為期一周的密集宣傳。
宣傳計畫包含以下幾點,下面會詳細說明具體內容及帶來的成效。
◉ 廣告安排
◉ 各大社團與平台的散佈
◉ #hashtag與@品牌帳號的使用
A. 社群廣告安排
◉ TA:因為我們這次的TA是瞄準有在使用IG濾鏡的全球使用者,因此下的廣告也是全球性的。
◉ 總預算:5,000元,很少對吧… sorry 我們並不有錢…QQ
◉ 廣告素材:有各下中文版語英文版的廣告,下在IG牆上。
這次比較特別的是,因為分別有假男友和假女友的濾鏡,等於需要宣傳兩個濾鏡連結,況且還需要分中文以及全球地區,在廣告預算有限的情況下,如果再將廣告資源分散成四個,恐怕效益會更低,在思考了很多種不同的想法後,我們想到最終的折衷方案,就是再架一個網頁,將兩個濾鏡都放在上面。
雖然這樣會將使用者導到外部,過程中也會損失一點使用者,但大多數的人看到這個濾鏡,都會非常躍躍欲試,我們判斷損失的比例影響不大,而成果也證明了,濾鏡(產品)的本質吸引人的話,就算需要連到外部網站,使用者也會不顧一切的點下去!
B. 各大社團與平台貼文
我們有在不同社團及平台發佈貼文,其中幫助最大的就是各FB行銷與濾鏡相關社團的各位大大,像是:
◉ 社群濾鏡交流 social media ar community
◉ 社群丼
◉ Spark AR Community
真的很推薦加入社團一起創作與分享,也受到了很多鼓勵!
Ptt 以及 Dcard 因為有較多的版規限制,以及文章沒有爆就容易被洗掉,網友也比較容易對附連結、宣傳性質的東西有障礙,所以成效較為普通,但還是有被嗆…很爽,甚至還有PO出暗黑的玩法……
◉ 在各大平台的短網址點擊次數:
- 假男友:13,325
- 假女友:12,593
因此,可以判斷其實在各個平台散布是有一定的成效。
C. #Hashtag & @ 的使用
我們這次想要挑戰的目標是讓觀眾在限時動態中:
(一)使用 #NeverSingle 的 hashtag
(二)並能夠 @woolito_studio(我們的 IG 帳號)
(三)我們發現 @woolito_studio 比較有成效。請求使用者 @woolito_studio 有個非常大的好處,是使得我們能夠:A. 看到觀眾在「限時動態」的PO文 → B. 接著可轉發到 Woolito 的 IG 限時動態上→ C. 轉發後的限時動態更可以收到「精選動態」內。
但 hashtag 的成效就比較普通一點了:原先期望使用 #NeverSingle 貫穿了我們所有宣傳,包含了廣告、貼文及限時動態,及搭配其他與情人節相關的 hashtag,希望讓觀眾可以一起使用好玩的 hashtag,也能讓我們的 IG 帳號獲得曝光。但成效沒有想像中美好……
我們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三點:
(一)不夠潮:畢竟不是像可口可樂或是 Adidas 之類,很潮很能表態的品牌。
(二)觸及到的族群:這個濾鏡觸及到很多非英語系國家,雖然大多人都看得懂英文,但願意用非母語下 hashtag 的人比較少。
(三)受限於單身:#NeverSingle 這個詞雖然有趣,但我們發現並不是所有玩的人都是單身……所以也因此有點受限。
濾鏡宣傳成效
在我們啟動宣傳行為之後,粉絲數以及濾鏡的使用數,就有陸續增加,而真正開始以倍數成長,是在我們預估的情人節期間!
成效部分我們主要是觀察:IG 粉絲數、濾鏡總曝光量、濾鏡總拍攝量 等三個部分,請參考以下折線圖:

一、為何可以有這次的宣傳效果?
我們歸納後發現,這次宣傳效果不錯的要素,是我們剛好同時做到了「天時」與「地利」與「人和」,也就是內容的時機、對象、與對象的喜好,我們認為我們剛好都做到了。
【天時】宣傳時機
這款濾鏡剛好完成後是情人節前幾周,與情人節搭配宣傳!
【地利】鎖定全球使用者
一開始在製作這個濾鏡時,就認為這個主題是符合全球性使用者的共鳴,並且 Instagram 本身也是全球使用者相當多的平台,在進行宣傳規劃時就鎖定全球使用者為目標,再加上剛好有散布到濾鏡使用大國:印度和俄羅斯,所以成效也提升許多。
【人和】有趣|特別|共鳴|實用的濾鏡
這個濾鏡深深地打動了孤單寂寞的人的心,就算是有伴的人,也會想嘗試一下外遇的感覺,濾鏡要吸引人,必須讓使用者有共鳴、覺得有趣,才有機會讓人使用及分享給朋友。
以天時地利人和作為歸納,也意味著我們覺得,這個成果方式並非完全可複製的(甚至還有很多可以優化之處),大家應該要視各自的「內容」與「目的」為何,去規劃時機、對象、與表現方式。
整體心得
經過這次製作濾鏡以及這一波的宣傳活動,我們得出了以下心得:
(一)內容至上
不管是做任何的創作或是專案,我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,濾鏡應該是要能引起共鳴、傳達的訊息越單純越直接,就越能發揮成效。這一點如果能做到,基本上就是 70% ~ 80% 成功了(其他例如宣傳都只是基於此去加分,當然宣傳還是很重要)。
這一點延伸到商案上,我們要能夠建議客戶,濾鏡設計應該是要優先考量如何獲得共鳴最重要,花俏與互動性其次(因為 CP 值不高)。要能夠讓客戶知道他們想要講什麼訊息,然後這個訊息透過怎樣的方式,是能夠獲得共鳴與驚艷的。
(二)品牌經營
我們做這個假情人濾鏡,後來增加許多 IG 粉絲,這個濾鏡成功讓大家看到我們,但後來有人願意追蹤我們,是因為我們 IG 本來就有許多的原創內容(或同調性的內容),這個原因也佔蠻大一部分。
因為若是我們自己 IG 或 FB 的內容乏善可陳,或者內容調性根本不一樣,那我覺得追蹤的成果應該會下修。而這也代表著,設計本來就該依循品牌的調性去做,才會相輔相成,而不能只是做一檔活動的感覺,那樣就太可惜了。
所以我們跟客戶談任何設計,都應該不只是做一檔什麼的感覺,而是考量整體品牌 & TA去設計內容(好的品牌本來也就會順應他們 TA 來做產品 & 內容),甚至提出後續其他設計形式的建議,這樣客戶也能看到我們的用心,若效果不錯,之後自然也一定會再跟我們合作了。
(三)原創精神
創作如果能夠做自己喜歡的東西,就會有熱忱跟動力為它付出更多時間心力,讓它變得更好。而我們在商案合作上也都是秉持這樣的精神去執行與設計,但是過程是否順利(例如一定會有跟客戶拉鋸的部分),這就要靠不斷的溝通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。
最後!感謝看完這篇文章的你,希望這些分享對你有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