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怪胎!醜八怪!」、「一定是上輩子沒燒香。」「唉,可惜啊…」、「這麼大了還這樣?」,「不會教就不要生呀!」
你知道嗎?這些無意的閒言閒語,句句像針扎般刺進發展遲緩兒及其父母的心裡….
然而,我們可以用關懷來取代冷淡,用鼓勵取代責難,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。
充滿社會關懷的合作
這次無厘頭很榮幸能與伊甸基金會,一起創造了十分具有公益價值的社群濾鏡,藉由體驗濾鏡的過程,讓大家更能感受弱勢族群身上被貼滿負面標籤的辛苦,並用正面文字表達對於弱勢族群的支持,了解社會上有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體諒。
一直以來社會關懷都是中高年齡層比較關注的議題,相較之下年輕族群比較不容易對此有共鳴,藉由社群濾鏡的媒介,成功地讓更多人關注到本次的議題,當然也包含年輕族群,也證明了社群濾鏡是能夠接觸到更廣泛族群的一種媒介。
設計規劃
如何引起大眾對於社會關懷議題的關注,是本次合作的核心,同時也是最大的難題。我們的設計策略,是去特意加強「感同身受」的感覺,在使用者遊玩濾鏡的初期,先刻意給予負面的壓抑與困難感,後半段再轉換成正向感受,藉著此「由負轉正」的體驗過程,讓使用者留下印象,呈現出此次活動想表達的精神。
濾鏡機制設計
在濾鏡開始使用時,使用者的臉上貼滿了負面文字標籤,這裡設計的負面標籤是隨機出現的,象徵著遲緩兒與其父母在一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。

透過引導文字,使用者開始甩頭,試圖在時效內甩掉負面標籤,要甩頭幾次、幅度多少才能甩掉標籤,能讓使用者感覺到困難,但又不是無法達成,這也耗費了許多的時間測試與討論。最後在使用者甩掉標籤,或者是時效結束後,將會轉換成正面的能量,出現各種活動標語,就如同遲緩兒與其父母獲得了大家的關注與協助,幫助他們勇敢長大,就從撕掉標籤。
在短短一則 15 秒的動態,要完整呈現出陰暗轉為陽光,真的是令大家絞盡腦汁,但最後看到濾鏡成功號召到大家一起相挺,這些辛苦也都值得了。
→ 濾鏡試玩連結
– Credit
Client / 伊甸基金會
Production House / 無厘頭動畫股份有限公司
Filter Designer / 曾揚智
Art Director / 劉欣頤
Art Design / 劉欣頤
Project Manager / 張家維